当前位置: 首页 >> 中文版 >> 行业要闻 >> 媒体报道
浙江:律师座谈“律师进企业”的得与失
日期:2013-09-16    阅读:2,526次
本报记者 陈岚
  由省律师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知识产权律师巡回宣讲活动”到今年,已经连续举办了四个年头,今年的活动规模更是扩大到“百名律师进千家科技创新企业”。不久前,省律协因为这项活动的成功举办,而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先进集体”。
  上周五下午,省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名元和参与这项活动的骨干律师开了个座谈会,宣布好消息的同时,也座谈了不足之处。

  设个准入门槛 应对高端需求

  今年的活动总共有百余名律师参与,他们分成了十个小分队,深入全省各地的科技创新企业当中。浙江五联律师事务所的童松青律师是其中一支小分队的队长,同时他也是巡讲活动的“元老级”律师。
  “这次到嘉兴的一站,感触很深。当地参与活动的很多是一些大企业,他们的法务人员水平很高,我们的律师在他们面前,没有太多专业上的优势。比方说,他们很关注专利申请方面的问题,问得很深,对于不少律师来说,这一块是弱项。幸好我们的团队里有一位律师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才能招架得住。”
  因此童律师觉得,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化水平很有必要。
  “最活跃”小分队队长、浙江禾泰律师事务所李亚成律师也认同童律师的观点。“进企业交流的过程当中,现场的提问互动都是真刀真枪,没法提前准备的。这对律师的专业水平要求很高。我觉得有必要对报名的律师进行一个资格审核,设一些必要的门槛。”

  改进方法细节 吊住企业胃口

  与前几年,讲师团律师到各地都受到“夹道欢迎”的情况有些不同,今年个别地方的积极性没有以前高了,律师们热情高涨地做了很多准备,却在企业那里受到了冷遇。
  浙江五星国泰律师事务所陈晓军律师是第四小分队的队长,他们的团队在刚成立的时候就搞了一个QQ群,十几个律师在群里讨论得很火热,还纷纷自报家门,上报了自己擅长的业务领域。可是当他们和当地科技局联系的时候,却受到了冷遇。
  与会律师分析说,如今各地开展的类似法律服务活动不少。虽然都是公益性质的,但其实也存在“竞争”了。怎么才能摸准服务单位、企业的胃口,让他们保持热情呢?
  参与了三年活动的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柴善清律师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心得。
  “我的每一场讲座,都是提前让当地的科技局和企业给我出题,让后按照他们的要求来准备讲课的素材。他们不喜欢听理论知识,理论的东西买本书看看就可以了。他们喜欢我们讲活生生的案例,能用得上的方法。”
  今年柴律师到兰溪讲课的时候,一家电缆企业的一个专利产品被侵权向他求助,他一步一步教企业负责人如何取证维权,最终打赢了官司。因而他觉得,参与这样的活动不能只是蜻蜓点水地到一下,回答几个问题,而是要真正让企业觉得受益。


来源:浙江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