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文版 >> 文化建设 >> 散文随笔
浙律有援|从“浙里”到“那里”
日期:2023-08-14    阅读:3,914次

  题记:
  2022年,根据司法部推动基本解决“无律师县”问题工作要求,省司法厅积极宣传、广泛动员,全省律师行业踊跃报名。经择优推荐和司法部选拔,浙江泽鉴律师事务所到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比如县设立分所。

  从“浙里”到“那里”,从沿海浙江到高原西藏,从金华到那曲,今年7月,浙江泽鉴(比如)律师事务所首位派驻律师叶飞龙身披哈达,带着藏族同胞的祝福回到了浙江金华,他用援藏一年的实际行动积极践行“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


  说起为什么想去西藏做律师,叶飞龙说大学毕业时的梦想就是去西藏。2022年7月,满怀着法治理想和对雪域高原的向往,他踊跃报名并成为浙江泽鉴(比如)律师事务所第一名派驻律师,踏上了奔赴西藏的执业律师之路。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比如县属于无律师县,它位于怒江上游,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间,海拔约4000米,地形起伏蜿蜒,高寒缺氧,交通不便,道路狭窄,被称为西藏最苦的地区。作为长期在浙江沿海生活的居民,叶飞龙一到西藏就迎来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痛、头晕、嗜睡、呼吸不畅、无法进食,多种症状并发持续不断且愈演愈烈。是肩上的那份责任和担当,是作为一名援藏律师的情怀,他一点点克服,逐渐适应高原反应,顺利融入西藏的生活,慢慢散发出法治之光。

“法律是一门特殊的语言艺术”


       刚到比如县的次日,叶飞龙就遇到了第一起民事纠纷。藏族工人在汉族包工头承包的工地上受伤,责任划分清楚,医疗费等费用支出合理且明确。面对这起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他不禁疑惑:我需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经询问后,双方居然异口同声回复“写下来”,短短三个字,如此朴实无华,却又饱含双方千丝万缕的情愫,这是叶飞龙进入西藏后调解成功的第一桩案子,貌似简单的纠纷却折射出当地对法律服务的迫切需求。“彼时藏族同胞用蹩脚的汉语,手忙脚乱地诉说着自己的遭遇。汉族同胞欲言又止,却是一副无奈的样子。那种场面在我脑海中回荡许久。直到最后,看着双方握手言和的那一刻,我突然领悟到了法律语言艺术的魅力”叶飞龙回忆说。

“疫情不断,法律服务却从未断线”

       去年8月,西藏第一次疫情大爆发,因此叶飞龙的活动半径仅仅局限在生活的住所,所有物资均向疫情防护人员订购。当时比如县物资较为匮乏,所需物资均从内地运送,地方政府也极力控制物价,虽仍存在部分物资短时间紧缺,但总体没有影响到百姓的基本生活。“光吃饭不干活,那我来西藏又有何意义?”这期间叶飞龙一直在不停地思考。既然无法提供线下法律服务,那么就转变服务方式与思路,用线上服务为比如县政府及百姓提供法治宣传教育、法律咨询等服务。敢想敢做,他真的做到“疫情不断,法律服务不断线、不停歇。”

“法治光芒,法律人的追求”

       这起民事纠纷案件中,前来求助的是当事人的父亲,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他女儿被女婿家暴,从提供的照片上看,受害者伤痕累累。叶飞龙详尽了解案情后,将其委屈、痛苦及诉求以法律语言的形式展现在诉状纸上,并告知其应当收集和提供相应的证据。最后帮助被家暴的妇女申请了人身保护令,防止遭受二次伤害。“当事人的老父亲非常激动,伸手将我的手拉了过去,起初我以为是简单行个握手礼致谢,但出乎意料,这位藏族老父亲弯腰将我的手背贴着他的额头,诚挚表达了藏民最高的敬意。经历过这个案件,我觉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更多人懂法,让更多的人参与法治建设,让法治光芒万丈才是法律人的追求。”这与叶飞龙赴无律师县执业的念想不谋而合。
“发挥专业优势,法治花开比如”
        作为援藏律师,叶飞龙除了代写法律文书、提供咨询服务、代理法律援助案件、开展各类法治宣讲宣传活动等工作,还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参与县政府常务会,为县政府各类公共决策事项提供法律支持,协助信访部门解决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一年来,他为比如县政府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审核合同389份,起草比如县政府所需的33种类型合同,出具书面法律意见66份,提供普法文章6篇,普法讲座11场。受那曲市法律援助指派参与刑事案件辩护47件,为百姓免费代写法律文书97件及无数次的免费咨询……
       “很庆幸自己以援藏律师的身份来到西藏那曲比如县工作,为我律师执业生涯增添了一段特殊的经历,虽然环境艰苦,但服务好每一位群众,认真办理好每一件案件,在提供多元化的法律服务的同时让我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回眸在西藏那曲市比如县执业的这一年,叶飞龙不无激动地说。


来源:省律协宣传部、浙江泽鉴律师事务所
责任编辑: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