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盗刷责任、对策探讨
作者:浙江甬泰律师事务所 李春旭 日期:2016-03-17 阅读:17,172次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信用卡的普及,人们在亨用信用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犯罪份子也瞄上了信用卡,利用信用卡犯罪成了典型的一种现象。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信用卡盗刷情形及责任等问题,为信用卡盗刷后如何避免损失扩大及如何预防信用卡盗刷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信用卡;盗刷;责任;对策
从1985年第一张信用卡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到今天, 20多年来,信用卡正悄然却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消费习惯、理财观念,乃至思维方式,持信用卡进行购物、消费,既使我们摆脱了繁琐的现金兑换,又不暴露财富,这些优点使信用卡在中国迅速得到确认,并以每年数十万张的数量递增。然而随之而来也产生了利用信用卡犯罪的现象,信用卡盗刷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本文将对信用卡盗刷情形、责任、如何避免损失扩大、如何预防等进行分析探讨。
一、信用卡盗刷的情形
根据2004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故本文提到的信用卡包含了传统意义上的信用卡,也包含了不具备透支功能的借记卡。笔者结合自身承办过的案件及社会新闻报道,将信用卡盗刷的情形归纳为:
(一)信用卡离身:指信用卡不在持卡人的实际掌控中,如:信用卡被盗、信用卡遗失、持卡人将信用卡交给他人保管后 “监守自盗”、新办的信用卡被他人截获。
(二)信用卡未离身:指卡就在持卡人方保管,却收到银行发来的短信或对账单,卡已被他人在其他城市或境外盗刷,如:卡信息已被他人获取后通过不法手段制造伪卡进行盗刷,或通过假的身份证件及伪卡在银行网点或通过电话挂失换取真卡,导致持卡人手里的信用卡无效从而达到盗刷的目的。
二、信用卡盗刷中民事责任有关问题
(一)信用卡盗刷追责次序--是否必须“先刑后民”?
发生信用卡盗刷后,很多人认为应“先刑后民”,但笔者认为,信用卡盗刷案件并不适用先刑后民,犯罪份子盗刷的钱是属于银行的钱,这是侵财刑犯罪,而储户与银行之间是储蓄合同关系,两者之间是不同的法律关系,并不需要以刑事案件为结案前提。
(二)储户、商家、银行责任该怎样分担?
由于信用卡种类繁多,有凭密码可刷卡的,有凭签字即可刷卡的,而且信用卡盗刷的情形多种多样,故笔者结合一些典型案例对信用卡盗刷中民事责任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1、2009年4月,潘某收到银行短信通知,发现自己的信用卡在香港被盗刷港币90万元,而潘某本人当时在浙江,信用卡也在其手里,后潘某将发卡行告上法庭。2009年12月,袁某收到银行短信通知,一张尾号为2111的信用卡发生存取情况,但袁某在这家发卡行只办理过一张尾号为5011的信用卡,袁某生疑立即前往发卡行查证,却发现自己手里尾号5011的信用卡被他人利用假身份证在同一个城市另一个区的银行网点注销后再领新卡,并盗刷人民币70万元,袁某报案后亦将发卡行告上法庭,以上两案例法院经审理均判决发卡行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以上案例共同点:信用卡未离身;存在卡上的钱被盗刷;刷卡方式是凭密码;持卡人没有明显过错;发卡行存在明显过错,第二例子中银行工作人员没识别出伪卡并非原卡、身份证系伪造,是造成信用卡盗刷的关键原因。笔者认为:当持卡人将钱存入信用卡内时,持卡人与发卡行之间形成了一种储蓄合同关系,发卡行理应为持卡人提供安全金融服务,保障持卡人的存款安全,此时信用卡未离身被盗刷,持卡人已尽到妥善保管信用卡的义务,发卡行应承担银行刷卡系统或银行工作人员不能识别自己银行发行的信用卡真伪的全部责任。有人会提出,如果换成具备透支功能的信用卡被盗刷,同样卡不离身,银行是否不应承担全部责任?由于我国现行法没有对此作出具体规定,各地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往往会判决持卡人与发卡行各承担一半的责任。但笔者认为也应当由发卡行承担全部民事责任,因为发卡行作为强势的金融机构,在大量发行信用卡时理应预料到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提升刷卡系统的技术更新等措施来避免这些安全隐患是发卡行为保障信用卡安全使用最基本的义务,信用卡未离身被盗刷明显指向发卡行系统存在问题,这种安全漏洞及技术风险所产生的不利后果应当由发卡行承担,而不应转嫁给持卡人。
2、 2007年2月,陈某收到银行短信通知,自己一张凭签名即可刷卡的信用卡在某商场被消费6600元,陈某这才发现这张信用卡遗失,遂立即电话挂失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后陈某将发卡行和某商场共同告上法庭;2011年7月,刘某收到银行对账单,其中一项注明自己这张需凭密码刷卡的信用卡在某酒店刷卡消费3500元,但是刘某从未去过这家酒店,翻找钱包才发现这张信用卡遗失,在挂失并报案的同时陈某将发卡行和某酒店告上法庭,但两例判决对持卡人均不理想。
这两起是典型的信用卡离身被盗刷的情形,相同的是持卡人都存在保管不当的过错,不同的是涉案信用卡一张是凭签名刷卡的,另一张是凭密码刷卡的,笔者认为应当区别对待持卡人、发卡行和商户民事责任。
(1)当信用卡是凭签名刷卡时,发卡行在发行信用卡时就应当预见到签名的方式是极其容易发生盗刷风险的,既然发卡行选择为持卡人提供仅凭签名刷卡的服务,那么就应该承担由此产生的风险,故笔者认为除非是持卡人存在故意过错(不排除与他人串通的可能),否则发卡行在此信用卡盗刷情形下,不管两个签名是否有明显差异,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对于商户是否承担责任,就要看商户在交易时是否认真比对签名,如证据显示他人的签名与持卡人的签名没有明显的区别(很多不法分子在盗刷前会事先模仿持卡人签名),那么商户不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毕竟商户不是专业的鉴定机构,其责任只是表面的比对责任。如两个签名存在明显区别,一般人都能识别出差异,商户理所当然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当信用卡是凭密码刷卡时,由于犯罪手段科技化的进步,信用卡密码被破译的案件屡见不鲜,笔者同样认为发卡行作为强势的金融机构也应当预料到存在的安全隐患,发卡行应当承担由于技术漏洞等原因产生的风险,除非有证据证明是因为持卡人保密不当直接导致信用卡盗刷的,否则发卡行不应当免除相应的民事责任。而只要交易时密码正确,商户不应当承担此情形下信用卡盗刷的任何民事责任。由于信用卡盗刷案件实情复杂,并且随着犯罪手段的进步,信用卡盗刷案件不管在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因此笔者认为在确定具体的民事责任时,还是应当结合具体的个案再做定论。
三、如何应对及预防信用卡盗刷
随着信用卡盗刷事件越来越多地见诸报纸、电视等媒体,人们不禁开始担心自己是否会成为下一个信用卡盗刷的受害者,一旦发生信用卡盗刷后,该采取什么措施防止损失扩大以及如何能预防盗刷的发生成为众多持卡人关注的焦点。
(一)信用卡盗刷后,如何防止损失扩大
1、对于信用卡离身盗刷的持卡人,一旦发现信用卡遗失后应立即将信用卡挂失,目前很多发卡行在实现了全国的信息网络大集中后,基本都能做到电话挂失即时生效,少数未能做到即时生效的发卡行也可以确保在24小时内将客户的资料冻结。
2、对于信用卡未离身盗刷的持卡人,一旦发现信用卡盗刷后应立即前往就近ATM机或正规商户POS机刷卡交易,留取影像记录,以此证明原卡确实未离身。
3、不管信用卡是否离身,持卡人一旦发现信用卡被盗刷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拨打发卡行的客服电话申请冻结信用卡和追款服务,这样即使盗刷人掌握信用卡及密码,也无法继续再盗刷。
4、在完成上述步骤后,持卡人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很多时候公安机关处理过类似的案件,办案经验丰富。
5、如果由于发卡行或商户的过错造成信用卡盗刷,持卡人应积极取证,为之后向法院起诉要求发卡行或商户承担民事责任做好准备。
(二)如何预防信用卡盗刷
1、持卡人应当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持卡人最重要的就是谨慎保管自己的信用卡及密码等信息,如果是将信用卡放在随身携带的包里,要确保封好包口,在公共场合不要随便放装有信用卡的包和手提箱或外套,在工作的地方,最好将私人物品锁在柜子或抽屉里,在外度假时,不要将私人财务落在宾馆房间里、沙滩上或游泳池边。
(2)申请信用卡时,最好选择密码+签名的刷卡方式,密码尽量不要跟自己的生日、电话号码等相似,设计签名时最好难以模仿。
(3)向发卡行申请手机短信通知业务,每笔业务的发生都能收到短信提醒,一旦出现可疑交易也能马上采取措施保护自己。
(4)不要在不正规的商户或网上商城购物,一些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在POS机或网络上安装可以获取信用卡信息的软件,持卡人刷卡交易后产生的信息就会自动发送到犯罪分子地方,故持卡人如购物消费应选择正规商户,如因为某些原因不得已要去一些小的不正规的商户,也尽量使用现金。
2、发卡行应完善整体系统管理。
(1)发卡行应时时升级客户数据管理库的安全级别,加强监测,如发现数据库遭遇黑客或病毒侵袭,应立即采取措施转移数据。
(2)发卡行应升级信用卡刷卡系统,使刷卡系统能自动识别真伪卡,或在刷伪卡时能将警报发送至联网的公安机关及本行。
(3)发卡行应加强工作人员职业技能及职业操守培训,在犯罪分子持伪卡到网点营业厅办理业务时能立刻识别出真伪,不随意泄露客户资料。
3、商户应加强收银员的职业培训,收银员在遇到凭签名刷卡的信用卡时应仔细比对签名,如果收银员在核对签名过程中,发现签名与信用卡上的签名不符,有权取消这笔消费,并拒绝出售商品,这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给持卡人造成损失。
[参考文献]
[1] 杜璐璐. 如何让信用卡更安全.《中国商贸》,2012(31).
[2] 唐堂. 信用卡及其法律关系研究.《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07).
[3] 濮晓峰.新时期银行信用卡风险防范体系构建的思路.《时代金融》,2013(06).
[4] 蔡雯珺. 对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若干问题的反思.《改革与开放》,2009(09).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