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谨之
通讯员 蓝正伟 唐志立
【代表委员名片】
李根美 省人大代表、省律师协会副会长
方健忠 省人大代表、龙游县县委书记
游宏 省人大代表、桐庐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珂 省政协常委、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院长
张跃进 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金华市委会主委
徐敏利 省政协委员、湖州荻港徐缘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继续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加快建设美丽浙江。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PM2.5指数怎么降?河水如何长清?生态与经济建设能否兼顾?今年的省两会上,生态环境治理依然是代表、委员绕不开的话题。
标本兼治护生态
龙游县大公村村民叶杉娣惊喜地发现,几年前销声匿迹的石斑鱼又现身河道了——灵山江水质从三类水转为二类水,衢江出境水合格率达100%,龙游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治水答卷。
“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曾是龙游的光环,却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针对污染源,龙游摸索出生猪排泄物循环利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绿色治污新模式。“单纯开展河道整治,是治标不治本,必须从污染源下手,才能让水真正清起来。”方健忠代表说。
“各地环境治理的成功经验可学习,但不可搬抄,因地制宜才能事半功倍。”张跃进委员的观点与方健忠代表不谋而合。基于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金华通过财政拼盘、社会捐赠等举措,破解环境治理的资金难题;面对淤泥堆放难题,机器人清淤机、干馏处置污泥制造生物碳等妙招频出。
环境治理,需创新出招。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创新节能减排机制,在全省各县市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财政收费制度。
被列入全国排污权交易首批试点省份后,我省已基本建成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体系。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省累计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金额达29.4亿元。针对企业超总量排放的现状,我省创新刷卡排污制。全省已建成市控以上重点污染源刷卡排污系统1730套。
“生态环境是稀缺资源,更要优化配置。”王珂委员表示,超排要处罚,不排或少排需有补偿或激励,这是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推进“五水共治”的好法子。
久久为功法护航
环境治理需要法律保障。新环保法出台后,我省各地环保部门已查处多家污染企业。这让李根美代表欣喜:“新环保法扩大了环境公益诉讼主体,更大程度地让众多社会公益组织参与环保。”
李根美代表建议,基于我省民营企业较多、环保问题积累较多的情况,应制定地方性法规。同时,还应加强环保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环保执法的权限和力度。
“环境治理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打好基础。”李根美代表所说的“基础”,是指执法队伍的规范化、执政者的全局观以及每个公民的环保意识,“真正的长效机制,是敲响人们心中的环保警钟。”
上周,《2014海盐县环境状况白皮书》正式发布。这份首次公布的县域环境状况白皮书,阐述了海盐的环保状况。“这是环保信息透明化的新尝试,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环保参与度,也是强化公众环保知情权、监督权的新举措。”王珂委员说。
绿色发展新突破
在游宏代表心中,桐庐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最美县城”。优美的生态环境,也是桐庐“美丽经济”的金名片。清洁能源生产激发着富春山水的勃勃生机,生物医药业延续着桐君山中的传奇故事,旅游、民宿等第三产业则展现着乡村田野的烂漫之美。发展“绿色GDP”,这已根植在游宏代表心中:“保护好青山绿水,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也是政绩。”
近年来,我省用铁腕治水倒逼转型、加快产业升级,演绎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浙江样本。
徐敏利委员所在的湖州荻港村,以水乡古镇的独特景观吸引四方游客。以前,这里也曾因化工企业排放未达标导致河水臭不可闻。随着“五水共治”、企业转型,荻港村走上了生态旅游的绿色发展之路。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458元。
喜人的成绩单,打破了“生态不经济,经济不生态”的魔咒。正如徐敏利委员所说:“环境好了,百姓收入也增加了,真应了那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天蓝、地绿、水净,是正在回归的江南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