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文版 >> 文化建设 >> 散文随笔
浙律有援 |助力无律师县:一场奔赴山海的约定
日期:2023-05-18    阅读:2,266次

   我的援青缘由得从电视剧《山海情》说起,剧中福建“援宁”的故事一度深深打动了我。机缘巧合,2022年夏天,泰杭所积极响应司法部推动基本解决“无律师县”的号召,选派派驻律师时,我第一时间报了名。那一刻,我内心已经在奔赴青海的路上。


        浙江泰杭(囊谦)律师事务所  张文娟

       对于一个从未到过高原的人而言,忽然要赶往青海藏区工作,憧憬、担忧、牵挂,各种情绪都涌上心头,百感交集,除了当年离开重庆到武汉上大学,已经很久都没有这么激动了。在各级领导的鼓励下,在亲友团的嘱托下,在奔赴山海的召唤下,我迫不及待踏上新征程。

       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巍峨的群山、漫山的羊群、透彻的湖水、黝黑而淳朴的笑脸,一切都是新奇而美好。尽管随之而来的高原反应给我下马威,让我有些不适,但内心依旧振奋,尤其是那辽阔的草原和壮美的高山映入眼帘时,使命感直抵灵魂深处。


       习惯了气候宜人江南杭州的生活,不远万里跋涉来到青海担任一名援青律师,高原的缺氧、刺眼的阳光、翻山越岭的艰辛,高海拔气候让我放缓步伐,放慢生活,唯独没有放弃思考。为什么援青?在这里做什么?如何施展拳脚?这些问号始终萦绕在我心头。

       刚刚安顿好,第一起法律援助案件悄然而至。原告桑某是一名乡村女性,经人介绍认识了邻村的被告扎某,二人未领取结婚证就开始同居,并生育了一个男孩。同居后,扎某暴躁的脾气慢慢显露,经常因为琐事对桑某大打出手。期间,桑某多次想要回娘家,男方扎某都以死相威胁。扎某再一次实施家暴后,桑某独自回到娘家,并据此向县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援助律师,为儿子的抚养权抗争。最终,双方在法院的调解下,就孩子的抚养权及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达成了和解协议。桑某不惧怕威胁,勇敢地向家庭暴力说不,她理性的反抗,是一种法治的力量,更是法治的进步。


       熬过了高原反应后,工作局面也慢慢打开了。那是2022年下半年,在一次县检察院组织的听证会上,嫌疑人谢某某所涉罪名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公安机关与检察院对具体涉案金额存在分歧,我作为律师代表参加了本次听证会并发表了意见。没想到几天之后,谢某某联系到我,坚决要求我代理他的案件。这位皮肤黝黑的小伙子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张律师,你那天讲出了我的冤屈,无论如何请你帮帮我。”犯罪嫌疑人自费委托律师,表达了基本的诉求,标志着囊谦县刑事辩护市场化迈出第一步。在我们的据理力争下,案子取得不错的辩护效果,谢某某被宣告缓刑。而以往,当地犯罪嫌疑人的辩护律师都是由囊谦县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可以选择的余地不多,辩护效果有时候不是特别的理想。

       接下来,我开始接受百姓委托的婚姻家事、合同纠纷等普通民事诉讼案件。在案件办理过程中,通过与当地百姓的交流,朴实、坦诚、执着是我对他们的第一印象,在对与错、是与非、黑与白之间,他们往往抱以朴素的正义观,无外乎向法律讨要一个“说法”,这与我们法律人的价值追求一致。


       囊谦县地处青藏高原、康巴腹地,是青海省的南大门,约10万人口,贸易往来较为频繁,因此也不乏合同、工伤、交通事故、婚姻家事等案件,从司法部门的数据来看,案件数量呈逐年递增的态势。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这里对法律服务的理解与东部省份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是存在信访不信法现象,百姓遇到法律问题,习惯于找政府、习惯于上访、习惯于托人找关系而不是通过法律服务市场寻找律师。得不到律师的帮助,其合法权益也就无法得到及时的维护。正因为如此,我尽力把每个案件都作为法治宣传的阵地,带领当地百姓和律师转变理念、转换思维,手把手教百姓如何打官司,如何找一名靠谱的专业律师解决法律纠纷,培育法律服务市场。
       如同大漠里的胡杨,先扎根,再慢慢融入水土,在青海无律师县设立的分所执业,是我奔赴山海的一场约定。


来源:省律协宣传部
责任编辑:雷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