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记者从海南省司法厅获悉,在全国司法厅(局)长座谈会召开后,该厅迅速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会议,学习传达会议精神和张军部长的讲话,研究制定贯彻实施意见,并向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政法委书记汇报了会议精神和贯彻意见。结合省七次党代会精神,省司法厅分9个组开展“百日大研讨大行动”专题改革调研,坚持问题导向,以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整合司法行政资源,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建设美好新海南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确定‘路线图’,绘好‘时间表’,制定‘任务书’。”海南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郑学海说,我们将结合全省实际,以法律援助为依托,整合法治宣传、人民调解、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所有司法行政法律服务资源,力争在2018年年底,构建省、市县、乡镇三级覆盖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12348服务热线、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三大平台,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弯道超车”,打通司法行政改革的“最后一公里”。
按照全国司法厅(局)长座谈会精神,海南省司法厅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司法行政工作。
推进律师公证制度改革。加强律师公证党建工作,由分管副厅长任省律师公证协会党委书记。健全维护律师执业权利机制,加强律师事务所管理和律师执业管理,建立律师专业水平评价体系和评定机制,强化律师协会行业自治管理职责。2002年已率先实现了全省公证行业由行政体制改为事业体制,下一步将创新优化事业体制公证机构收入分配、人员聘用、编制管理、社会保障和财务管理制度机制,积极探索合作制公证机构,拓展知识产权等领域公证业务。
完善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制度。海南省委、省政府连续四年将“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纳入为民办实事事项之一。要继续扎实推进,不断完善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扩大民事、行政法律援助覆盖面。加强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和健全法律援助机构值班律师制度。进一步健全村、乡镇和市县三级人民调解网络,完善司法确认主体,在医疗调解委员会和旅游调解委员会上下功夫。
健全社会普法宣传教育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贯彻全面落实。推动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制定普法责任清单,建立与司法执法主体的联席会议机制,各自制定普法方案和清单,加强评估考核。
深化监狱体制和戒毒等监管改革。开展精细化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和岗位责任制管理,从底线安全观向治本安全观过渡。严格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制度,完善监狱分级、罪犯分类管理。推动将罪犯文化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规划和劳动技能培训总体规划。完善并落实监狱经费全额保障制度。戒毒工作将以海南省禁毒三年大会战为契机,做到戒毒人员应收尽收,同时以进一步深化海南戒毒模式经验,不断巩固戒毒成果。
完善社区矫正制度。选择在建设较好的儋州市召开社区矫正现场会,同时推动社区矫正工作为省委改革项目强势推进,厅党委成员分包市县协调落实机构、人员、财物和指挥中心四项建设,提高监管效能。完善监狱和社区矫正相互衔接、统一协调的刑罚执行体系,探索建立逐步扩大罪犯假释适用制度。